欢迎访问~山东中科再生医学研究院! 0531-82802687 happyy@vip.sina.com 济南市高新区药谷研发平台1号楼B座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技术团队

关于我们

科研中心

新闻资讯

技术团队

联系我们


        山东中科再生医学研究院由“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胡振波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带领一组由10余名优秀中青年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并长期聘请德国国家细胞研究所主任Hans Drexler教授,美国克里弗兰医学中心YogenSaunthararajah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不仅对目前常用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进行完善优化,且特别注重后备新技术的研发,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体介导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以及CAR-T细胞技术,为合作伙伴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


胡振波

公司首席科学家

医学博士,教授

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全职)

 

 

1991年荣获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亚历山大洪堡研究奖学金并于1991-1994年留学德国国家微生物和细胞研究所。

1995-199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癌症研究院完成博士后

研究,其导师为造血干细胞理论的奠基人,荣获伊丽莎白女皇特别勋章的Ernest A McCulloch教授。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美国易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助理教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究员、教授。

011年5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现兼任美国血液学学会会员(ASH),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员(AACR),美国临床癌症协会会员(ASCO),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北美学者协会会员(AvH). 胡振波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血液学和癌症研究,在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癌症干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专长研究领域包括正常造血干细胞和癌症干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成体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与特定组织再生,白血病干细胞耐药机制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的研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16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丰富经验。近年来,曾主持或合作多项美国国家级研究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已有6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和国内杂志上发表,合计影响因子310分,被SCI杂志引用1160多次。参与编写了英国John Wiley & Sons出版的 "Cell and Tissue Culture for Medical Research"一书。担任Leukemia,Leukemia Research,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等国际杂志特约审稿人。所建立的一系列白血病和MDS细胞株,已被该领域科学家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癌症研究。其中,MUTZ-3树突状细胞株正与德国NEMOD公司合作进行癌症疫苗研发。正在研发的抗癌药物ST2506是对细胞在表观遗传学水平上进行调控,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从而导致与细胞分化有关的转录因子活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起到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但对正常造血干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Chen wang(王晨)

公司技术部总监

博士,教授

 

多伦多大学西奈山医院专科医生,血液病理诊断主任,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和研究生院副教授, 加拿大皇家专科医师学会成员。

王晨教授开始从事血液病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1992年获得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他博士研究的方向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白血病细胞的细胞组织和调节机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 首次发现AML细胞上的c-kit受体和维甲酸受体. 他在多伦多大学完成了包括内科学,临床和实验血液学的5年住院医师培训, 1997年成为加拿大皇家学院内科和外科专科医师学会成员;他具有加拿大行医执照和独立的行医资格; 任安大略省CMLHealthCare血液中心主任。

他获得加拿大卫生研究院和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院等多项科研项目,拥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实验室,指导和培养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在Blood, Leukemia, Leukemia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YogenSaunthararajah
公司质控部总监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癌症研究所,血液科    主任。美国血液学学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缺陷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基因表达水平与不同类型白血病的关系,以及基因敲出或者高度表达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已有7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发现与白血病有关的分子标记物并研发治疗人类白血病的方法和方案,以及白血病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




徐鑫
公司研发部总监
博士

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9年 4月–2013年9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癌症干细胞分子生物学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0余篇。 
2011年获得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基因与分子医学中心(Center for Genetics & Molecular Medicine, CGeMM,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旅行奖




Hans G. Drexler,德国布伦瑞克科技大学教授,德国国家细胞库主任
1982年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1983年Hans在乌尔姆大学医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细胞功能方面的研究。从1983年至1985年,Hans在美国伊利诺伊郊区的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后和研究助理工作,致力于白血病发生方面的研究。1985年Hans搬到伦敦,在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的血液学系从事白血病研究。从1989年开始,Hans成为位于德国布伦瑞克的德国国家细胞库(Leibniz-Institute DSMZ-Germ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Cell Cultures)主任。
Hans Drexler博士发表了200多篇科技论文和数量可观的论著,他是“Leukemia”, “Leukemia and Lymphoma”, Leukemia Research”, “Leukemia and Treatment”和“Annals of Medicine”等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Hans Drexler负责的德国国家细胞库是一个生物资源中心,也是一个研究部门,涉及细胞培养相关的主题,如认证,质量控制,身份控制和细胞系的鉴定等基础研究工作。



Rudolf Wank教授


CAPRI细胞治疗的发明者、专利拥有人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免疫研究所所长、免疫治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慕尼黑大学儿童医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纽约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所从事免疫学和肿瘤基因学研究工作期间,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1979年,鲁道夫·汪克教授回到慕尼黑大学医学系免疫学医学研究所,并一直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工作。期间发表研究论文六十多篇。在九十年代初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关于宫颈癌和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系列论文,第一次揭示了基因、外源性感染因子和肿瘤的关系,该论文曾被数千次引用。所发明的CAPRI细胞治疗技术获得德国免疫基因学学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Immungenetik,DGI)2006年年度最佳论文奖,并在德国、以色列、中国等国家进行了长达15年的临床应用,并在德国(专利号:DE10120505(A1)),欧洲(专利号:EP1381387(B1)),国际(专利号:WO02087612(A2)),日本(专利号:JP2004526795(T)),美国(专利号:US2004082065(A1)),中国(专利号:CN1503678(A))获得专利。





X
5

电话号码管理

  • 0531-82802687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